新东方网 >新东方南昌学校 >新闻动态 >正文

试卷领取
距离2022年江西中考还有

《我的姐姐》原型曝光,揭开二胎家庭真相

2021-04-08 17:01

来源:艾小羊

作者:

01


《我的姐姐》,是一个倒霉姐姐的故事


张子枫饰演的安然成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。


父母为了二胎生儿子,让女儿假扮残疾,要到了生育指标。


安然报考大学,本来可以成为医生,父母私心希望她离家近一点,能照顾家庭、照顾年幼的弟弟,偷改了她的志愿,使她成为一名护士。


安然读大学、工作,父母因为有了可爱的弟弟,对安然的情感需求减少。


安然因为原生家庭的阴影,对父母之爱不抱希望。


从弟弟出生,安然就没回过几次家,也没跟这个弟弟相处几次。



这种情况,在很多重男轻女、父母高龄拼二胎家庭里并不鲜见。


在电影里,一场意外打破了平衡。


父母意外离世,准备去北京读研的安然,不得不面临抚养还在上幼儿园的弟弟的问题。


“姐姐天生的母职”,摆在了这个二十四五岁姑娘的面前。



02



电影的故事原型是2013年天涯八卦论坛的一个帖子。


楼主21岁已经离家读大学,父母为了“排解寂寞”给她生了一个弟弟。


她23岁,弟弟只有2岁,父母意外去世。



原帖里,也有姑妈、舅舅,还有一个大姨,他们骂楼主不管弟弟。


但这个2岁的孩子被亲戚接走,在姑妈、舅舅、大姨家辗转了仅仅一周,就又被送回姐姐身边。


亲戚们表面的理由是:


“你这最亲近的姐姐都不管,我们更没有义务管”;


深层的理由当然是谁都知道2岁的孩子有多难带,他不是天使,而是一个巨大的负担。



楼主最后的选择比电影里的姐姐极端、坚决。


她把弟弟交给一户特别想要儿子的农村人家抚养,在她所在的小地方,很多人家为了领养男孩,甚至不惜倒贴钱。


楼主没要钱,但她主动提出今后与弟弟永不相见,让养父母安心。



给弟弟找到领养家庭后,楼主把父母留下的两套房子卖了,继续读大学。


大学毕业后,用卖房的钱在一线城市付了首付,结婚。


去天涯发帖的时候,她女儿已经出生。


楼主写到:


我很庆幸选择了放弃这个所谓的亲弟弟,很简单,如果选了他,就毁了我自己的一生。



这个帖子下面,大部分网友都在骂楼主狠心,只有少数人支持她。


骂她狠心的人,无非是觉得她不应该拿父母的房子,却不抚养弟弟。


但换个角度,弟弟只有2岁,他最需要的不是钱,而是亲情、爱、照料。


当他在新的家庭里有了新的生活,姐姐继承已故父母的房产又有多大的不妥呢。


在这个事件中,真正失去家人,无法重新开始的是姐姐,除非大家认为女孩天生不配继承父母的财产。



03



《我的姐姐》保留了这个帖子的框架。


让弟弟从2岁变成了6岁,因为6岁的孩子已经会表达情感了。


这个小小的改动,为后来安然与安子恒的情感互动,安子恒感动安然,让她陷入左右为难,埋下了伏笔。



收养那一段,也把原帖中姐姐主动放弃与弟弟见面,改成了领养家庭要求姐姐放弃与弟弟见面,导致了更剧烈的戏剧冲突,并且呈现一个开放式的结局。


这个结局,有观众看完认为姐姐最后的哭,是与弟弟永别,她最终在协议上签了字,答应与弟弟不再相见。


也有观众认为姐姐的哭,是舍不得弟弟,她没有答应这个条件,决定带弟弟去北京读书。


对于这个开放式结局,编剧游晓颖说:


“告诉女性应该怎么做,是不公平的。我们一直强调支持,而不是支配。”


我同意游晓颖。


摆在姐姐面前的每条路,都不容易,任何一个强制性的选择,都是给倒霉的姐姐雪上加霜。


在放弃弟弟后,一生的内疚,与带着弟弟生活,一时的辛苦之间,只有自己的选择,而没有完美的选择。


公众给予这些倒霉姐姐最好的支持,不是你要坚强、冷酷,或者你要温柔、母性。


而是无论你怎么做,我都支持你——弟弟的出生,不是你的决定;现在摆在面前的生活,你有作主的权利。


从弟弟们出生的那一天,姐姐们的命运就被改变了。


选择权不是姐姐或者弟弟,而是父母。


类似《我的姐姐》这样的故事里,无论姐姐还是弟弟,本质上都是受害人,你让两个受害人之间谁让着谁呢……


之所以姐姐的境遇更值得同情,姐姐也显得更加倒霉,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,女性正在全面觉醒,而整个时代的意识,尚未匹配这种觉醒的速度。



04



2013年“天涯”那个“23岁的姐姐把2岁弟弟送人”的帖子引发热议的时候,我还在给传统纸媒撰稿。


跟编辑们讨论这个话题,我忍不住问,如果这个故事,不是姐姐,而是哥哥呢?


首先,不一定会有这个弟弟。


很多父母不愿意承认自己冒着高龄、罚款的风险生二胎,是为了追儿子,但实际上这种情况,十有八九就是为了生儿子。


所以,如果不是姐姐而是哥哥,很可能就没有这个弟弟,那么悲剧就从源头切断了。


第二,如果是哥哥,这家的亲戚可能会有人站出来抚养弟弟。


即使哥哥拿了父母的两套房子也天经地义,不会因此约定俗成地有了抚养弟弟的义务。


我们的社会对姐姐的要求是“天然母职”,对于哥哥的要求是,能管好自己就不错了。



那时候跟我合作最多的编辑是《女报时尚》的主编杨小果,她家女儿刚出生不久,当年深圳也有很多人去香港生二胎。


问她有没有这个打算,她的回答是,不生,我不舍得让女儿当姐姐。


“姐姐”这个身份,从出生那一天起,就被赋予了太多不恰当的责任。


如果你头胎生了女儿,并且真心实意地爱她,即使没有像杨小果那样果断,至少也会考虑一下,是否让这个女孩,没有选择地变成一个姐姐。


如果她下面是妹妹还好说。


最多姐姐妹妹闯天下,甚至可以像大S与小S那样,姐姐处处压妹妹一头;


如果是弟弟,那可不得了,她必须处处相让,做个称职的“小妈妈”。



05



有时候,时代的进步让我们欢呼雀跃;


有时候,传统的坚硬又让我们心生悲凉。


在姐姐与弟弟这个问题上,姐姐天然包含着某种成分的奉献。


然而,如果这个身份变成哥哥,就成了某种特权。


他不仅可以享受父母更多的爱、更多的资源,而且哥哥这一身份,还被赋予了天然的权威。


我在这里扔个送命题,大家一定要摸着良心回答,不能作弊哦。


如果你怀了或者你妻子怀了一对龙凤胎,明天就要剖腹产,医生让你们商量先拿男孩还是女孩,这关系到他们是哥哥妹妹或者姐姐弟弟。


这时候,家人的态度会是怎样?你的态度又会是怎样?


我想,大多数的老人(包括亲戚)会建议先拿女儿。


因为家里多个“姐姐”,意味着她能为父母分忧解难,一个家庭有了姐姐,大家的心都放下一半。


也有大多数的父亲,会选择支持先拿女儿。


有姐姐的中国壮年男子,都享过姐姐的福,希望自己的儿子继续享福;


没有姐姐的他们,从小就梦想有一个姐姐,这个愿望在儿子身上实现,也不错。


不少母亲,也会支持这个想法。


双胞胎的出生会导致妈妈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,她从骨子里期待姐姐可以早熟、懂事。


最好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有姐姐的样子,不哭不闹不抢,小时候让妈妈省心,长大为妈妈分忧。


潜移默化的重男轻女思想,以及男女分工的畸形,使很多家庭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怪圈:


觉得男孩有用,却不舍得用,宠着护着;


觉得女孩没用,真正用起来却毫不手软,让她挑大梁。


导演李玉1996年拍过一部20分钟的纪录片《姐姐》。


姐姐是龙凤胎中,经过全家商议先拿出来的那一个。


她的出生,就是为了“照顾弟弟”。


所以在成长过程,她一直被这样要求。


弟弟跟妈妈撒娇,她只能懂事地呆在一边。


因为妈妈很累,承受不了两个孩子同时撒娇。


所以弟弟撒娇是可爱,姐姐撒娇是不懂事。


她不仅被要求让着弟弟,而且必须对弟弟有求必应。


哪怕弟弟玩的东西,她不感兴趣,因为“你是个姐姐你陪弟弟玩一会儿”。


当姐姐与弟弟争玩具,母亲会用实际行动告诉她,你要怎样做一个姐姐。


纪录片播出后,很多人牵挂姐姐,导演李玉回应过一次。


她说这个家庭承受了一些压力甚至责问。


但这也促使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,调整对姐弟的教育方式,给了姐姐更多的关爱与尊重。



有些大家已经习惯的事情,只能放置到一个狗血事件或者特殊场景中,我们才能意识到,看似平常的小事,背后诡异的逻辑以及巨大的不公。



希望《我的姐姐》这样的电影再多一点,更希望去看这部电影的不仅仅是女性,以及对此感同身受的姐姐。


让更多“家有姐姐”的父母走进电影院,更多的弟弟走进电影院,我更希望他们在电影中得到反思。


当一个女孩没有选择地成为姐姐,她首先是一个人,然后是一个女孩,最后才是姐姐,姐姐这个身份是她身上最微不足道的标签。


我希望每位父母、弟弟都能支持家里的姐姐,做个“反姐姐”的英雄。


懂得索取爱而不是被强加奉献。


姐姐在爱中成长为一个强大的个体,再决定是否给予他人足够的爱与奉献,爱或不爱,她有自由。


当姐姐掌握了人生,世间不再有“扶弟魔”,弟弟们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。


每个人造福自我、造福社会的原动力,是真正成为他自己,不被依赖和强加任何其它标签。


那些只知道告诉“你是一个姐姐”,却不对父母、弟弟做任何约束的家庭,我的建议是,姐姐,快跑!


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艾小羊(ID:qingchangaixiaoyang)。

小初高资料领取 初中学习资料领取
公众号:南昌新东方
扫码关注公众号:南昌新东方
回复【中考答案】,【高考答案】,【高考作文】
【计划表】领取对应资料
公众号:南昌中学帮
扫码关注公众号:南昌中学帮
回复【高中期末】,【中考查分】,【期末】
【均衡】领取对应资料
新东方课程报名
接受并同意《用户服务条款》《隐私政策》

焦点推荐

联系客服

联系客服

视频号

视频号

关注公众号

关注公众号